原來數月前,張士佳已經在有線電視裡,用實例解釋了甚麼是Accumulator。
不要以為Accumulator只是大戶遊戲,它的運作還是會影響散戶的。
第1部份
第2部份
第3部份(完)
...
Read more.
娛樂, 電玩, 玩具, 運動, 俊男, 美女, 音樂, 電影, 網路, 科技, 資訊, 新聞, 生活, 觀察....統统都..... 怱忙中,請在這裡(慢)遊一分鐘。
星期三, 10月 22, 2008
星期二, 10月 21, 2008
[+/-] : 轉載「溏心風暴」致富之道,最大功臣不是「大契」?
轉自網上
「溏心風暴」致富之道,最大功臣不是「大契」?
早前電視台播放《溏心風暴》惹起了一片爭產話題。現在事過境遷,想談的不是爭產,而是想借劇集的故事背景,分析一下,很多人想找,
卻找不到的致富之道。
唐家經營海味生意,海味舖售的一半是生活必需品,如冬姑、菜乾、鹹魚等普遍民間副食品,即使經濟不景氣時,生意仍然可以維持。而另一半則是出售生活上的奢侈品,如魚翅、鮑魚等,這些貨品,在經濟好景時,更可獲得豐富利潤。而且,經營海味生意,需要非常專門的知識學問,不容易被普通人滲入,故此不會受惡性競爭(即頂爛市)所累,因此是一門長榮的生意,長期來說,會有穩定、甚至可觀收入的保證。但是,單靠收入穩定,其實不足以致富,
更重要的是懂得把賺來的金錢,換成可以自然增值的資產。只有資產才可以隨著時間及經濟發展,以倍計的模式放大,達至擴大財富的效果。
很多人以為,唐家之所以能發達致富,最大功臣是「大契」(李司棋飾),當然她的賢慧是維繫全個家庭的定海神針,自然功不可沒。但真正令唐家由一小小的海味舖,變成最後坐擁6億元身家的家族,當中運籌帷帷,
使財富不斷累積及增值的人,其實是小小掌櫃莉姨(米雪飾)。
而她所用的方法,便正正反映了甚麼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。
莉姨累積財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:一方面,她要維持海味舖的品牌及質素,以保持穩定的收入來源。
另一方面,她亦積極地把金錢轉變為有增值能力的資產──買舖。由於店舖可以透過經營而獲利,好的店舖更勝豪宅,其價值會隨著經濟起飛而急速飆升。
此外,一般人可能不留意,「海味」由於可以長期保存,加上具備稀有性及穩定的市場需求,其實屬於「有形資產」的一種,上等海味便如名貴珠寶、紅酒一般,時間越久,價值可以倍計地增長。唐家不斷累積此兩類可以自然增值的貴重資產,二十年間坐擁6億身家,又有何難。
致富的方程式,其實便是:
1. 保持穩定收入;
2. 盡量維持收入高於支出,令自己保持積蓄;
3. 用積蓄去換取真正有價值的資產,如:有良好盈利表現的公司股票或優質物業;
4. 讓資產隨著時間及經濟發展而自然增長;
5. 如非必要,不輕易賣出有價值的資產,因為這其實是一種浪費;
6. 放棄賭博、投機的念頭,因為那只會浪費你的金錢及時間。
我們不是唐仁佳,沒有對海味的專門知識。但是一樣可以沿著上班的致富方程式:好好努力工作,發揮自己所長,然後控制收入大於支出,再用儲蓄去等候低位買入投資項目,長期持有,不到真正好價不會賣出,這其實更是巴非特的價值投資法之理念,也是唯一致富之路。賭徒口中常說的「唔賭無達發」謊言,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借口而已。
...
Read more.
「溏心風暴」致富之道,最大功臣不是「大契」?
早前電視台播放《溏心風暴》惹起了一片爭產話題。現在事過境遷,想談的不是爭產,而是想借劇集的故事背景,分析一下,很多人想找,
卻找不到的致富之道。
唐家經營海味生意,海味舖售的一半是生活必需品,如冬姑、菜乾、鹹魚等普遍民間副食品,即使經濟不景氣時,生意仍然可以維持。而另一半則是出售生活上的奢侈品,如魚翅、鮑魚等,這些貨品,在經濟好景時,更可獲得豐富利潤。而且,經營海味生意,需要非常專門的知識學問,不容易被普通人滲入,故此不會受惡性競爭(即頂爛市)所累,因此是一門長榮的生意,長期來說,會有穩定、甚至可觀收入的保證。但是,單靠收入穩定,其實不足以致富,
更重要的是懂得把賺來的金錢,換成可以自然增值的資產。只有資產才可以隨著時間及經濟發展,以倍計的模式放大,達至擴大財富的效果。
很多人以為,唐家之所以能發達致富,最大功臣是「大契」(李司棋飾),當然她的賢慧是維繫全個家庭的定海神針,自然功不可沒。但真正令唐家由一小小的海味舖,變成最後坐擁6億元身家的家族,當中運籌帷帷,
使財富不斷累積及增值的人,其實是小小掌櫃莉姨(米雪飾)。
而她所用的方法,便正正反映了甚麼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。
莉姨累積財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:一方面,她要維持海味舖的品牌及質素,以保持穩定的收入來源。
另一方面,她亦積極地把金錢轉變為有增值能力的資產──買舖。由於店舖可以透過經營而獲利,好的店舖更勝豪宅,其價值會隨著經濟起飛而急速飆升。
此外,一般人可能不留意,「海味」由於可以長期保存,加上具備稀有性及穩定的市場需求,其實屬於「有形資產」的一種,上等海味便如名貴珠寶、紅酒一般,時間越久,價值可以倍計地增長。唐家不斷累積此兩類可以自然增值的貴重資產,二十年間坐擁6億身家,又有何難。
致富的方程式,其實便是:
1. 保持穩定收入;
2. 盡量維持收入高於支出,令自己保持積蓄;
3. 用積蓄去換取真正有價值的資產,如:有良好盈利表現的公司股票或優質物業;
4. 讓資產隨著時間及經濟發展而自然增長;
5. 如非必要,不輕易賣出有價值的資產,因為這其實是一種浪費;
6. 放棄賭博、投機的念頭,因為那只會浪費你的金錢及時間。
我們不是唐仁佳,沒有對海味的專門知識。但是一樣可以沿著上班的致富方程式:好好努力工作,發揮自己所長,然後控制收入大於支出,再用儲蓄去等候低位買入投資項目,長期持有,不到真正好價不會賣出,這其實更是巴非特的價值投資法之理念,也是唯一致富之路。賭徒口中常說的「唔賭無達發」謊言,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借口而已。
...
Read more.







星期二, 9月 09, 2008
[+/-] : 《雪球: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》(The Snowball: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)
(摘自明報)9月9日 星期二 05:10
股神傳授致富十式 首本官方版自傳 月底推出
【明報專訊】有關股神巴菲特的書籍雖然多不勝數,但其「官方版本自傳」直至本月底才正式首度面世。該本名為《雪球: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》(The Snowball: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)的自傳,勢將成為今年最受注目的金融界名人書籍。書中股神向作者施羅德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竅門。施羅德本周便率先撰文,披露股神十大致富之道。
書名《雪球》來自人生格言
《雪球》一書將於9月29日出版,書名來自巴菲特的格言:「人生就像雪球。最重要的東西,是找濕漉漉的雪,以及找座斜坡夠長的山。」這本巨著厚近 1000頁,由前大摩保險分析師施羅德(Alice Schroeder)撰寫,出版商為Bantam Dell,每本訂價約35美元 (約273港元)。
施羅德在仍是分析員的時候首次接觸巴菲特,她當時為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工作。出版商表示,施羅德花了「數千小時」和巴菲特一起傾談他的生活和事業,還得以接觸到股神的朋友,以及公司的大批舊檔案。據悉巴菲特非常欣賞施羅德對事物的理解及洞察力,兩人因而成為好友。
為了給新書造勢,出版商還安排施羅德撰寫題為「十種致富方法——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」的文章,搶閘披露股神的理財心得,包括將利潤再投資、不要做羊群、盡量勿借貸、知所進退、條件先講清、勿猶豫不決、留意小開支等。
大摩分析師執筆 訪談數千小時
出版商稱,《雪球》一書用了新角度去描繪巴菲特的人生,包括他的價值觀、他的投資策略,以及他的人生經歷,「這一切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 故事」。
1.利潤再投資
巴菲特在高中時和朋友合伙,買了部彈珠機放在理髮店內,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。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,當他把彈珠機生意轉手時,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,令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.4萬美元——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(約1100萬港元)
2.不要做羊群
1956年,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,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,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。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裏,人們還以為他已蝕光,直至14年後埋單,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,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,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「不跟大圍」,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資,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
3.勿猶豫不決
決定前先蒐資料,但必須找一名要好親朋,督促自己必須在死線期限前下決定。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,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。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,他會說﹕「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,否則我不會和你談。」
4.條件先講清
在一項工作開始前,你的討價還價能力永遠是最高的。當你向其他人提供一些東西、服務時,記得先問清楚報酬。巴菲特這項經驗來自小時候,有次祖父找他和一個朋友去清理被風雪掩蓋的家族雜貨店,他們兩人花了5小時鏟雪、直到手也凍僵後,卻只獲得合共90美仙,從此巴菲特就記得在工作前要先講好價錢
5.留意小開支
巴菲特最愛投資那些對最瑣碎開支也很在意的公司。他曾投資過一間公司,該公司老闆竟試過拆散一卷聲稱有500格的廁紙,檢查是否足數(最後發現果然不夠500張)。他也很欣賞一名朋友,因為他只把辦公室面向馬路一邊的外牆髹油漆。對所有支出保持警惕,可令利潤及回報更多
6.限制借貸額
巴菲特從沒試過借錢投資,甚至連做按揭借錢買樓也未試過。以信用卡和借貸度日,絕對不會令你變得富有。股神曾收過很多人來信,他們起初都以為可管理好借貸,最後卻被債務逼得喘不過氣。他的建議是:盡量跟貸款者討價還價,爭取以你能力所及的方式還款。若你沒負債務時,儲些錢來投資
7.堅持與變通
不屈不撓以及足智多謀的小戶,也絕對有機會戰勝那些具規模的對手
8.要懂得止蝕
巴菲特少年時曾試過賭馬。他賭了一場賽事,輸錢了,由於想把輸掉的再賺回來,他把賭注押在另一場比賽上,結果又輸。那次他輸掉了整周的收入。但他自此再沒重犯這錯誤。記緊要懂得止蝕,不要被焦慮感所騙而冒險再試。
9.要評估風險
1995年,巴菲特兒子豪伊任職的公司被聯調局指控聯手抬價,巴菲特之後叫兒子評估一下在該公司繼續工作,可能發生的最好及最壞狀?。他的兒子立刻意識到,留在公司的風險,遠遠大於得?,翌日就交上辭職信。當你猶豫未決時,問自己「之後又如何?」,能幫你看清所有可能性,引領你作出最聰明選擇。
10.有錢 成功
儘管坐擁巨富,巴菲特卻不以金錢來衡量成功。他在06年就將畢生大部分積蓄捐了給蓋茨成立的慈善基金。他也不要以自己的名字,為任何建築物命名。「當你來到我的年紀,你就會以你想有多少人愛你,以及實際上有多少人愛你,來衡量你人生是否成功。這是判斷你過了怎麼樣人生的終極指標。」
...
Read more.
股神傳授致富十式 首本官方版自傳 月底推出
【明報專訊】有關股神巴菲特的書籍雖然多不勝數,但其「官方版本自傳」直至本月底才正式首度面世。該本名為《雪球: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》(The Snowball: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)的自傳,勢將成為今年最受注目的金融界名人書籍。書中股神向作者施羅德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竅門。施羅德本周便率先撰文,披露股神十大致富之道。
書名《雪球》來自人生格言
《雪球》一書將於9月29日出版,書名來自巴菲特的格言:「人生就像雪球。最重要的東西,是找濕漉漉的雪,以及找座斜坡夠長的山。」這本巨著厚近 1000頁,由前大摩保險分析師施羅德(Alice Schroeder)撰寫,出版商為Bantam Dell,每本訂價約35美元 (約273港元)。
施羅德在仍是分析員的時候首次接觸巴菲特,她當時為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工作。出版商表示,施羅德花了「數千小時」和巴菲特一起傾談他的生活和事業,還得以接觸到股神的朋友,以及公司的大批舊檔案。據悉巴菲特非常欣賞施羅德對事物的理解及洞察力,兩人因而成為好友。
為了給新書造勢,出版商還安排施羅德撰寫題為「十種致富方法——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」的文章,搶閘披露股神的理財心得,包括將利潤再投資、不要做羊群、盡量勿借貸、知所進退、條件先講清、勿猶豫不決、留意小開支等。
大摩分析師執筆 訪談數千小時
出版商稱,《雪球》一書用了新角度去描繪巴菲特的人生,包括他的價值觀、他的投資策略,以及他的人生經歷,「這一切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 故事」。
1.利潤再投資
巴菲特在高中時和朋友合伙,買了部彈珠機放在理髮店內,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。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,當他把彈珠機生意轉手時,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,令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.4萬美元——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(約1100萬港元)
2.不要做羊群
1956年,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,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,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。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裏,人們還以為他已蝕光,直至14年後埋單,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,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,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「不跟大圍」,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資,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
3.勿猶豫不決
決定前先蒐資料,但必須找一名要好親朋,督促自己必須在死線期限前下決定。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,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。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,他會說﹕「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,否則我不會和你談。」
4.條件先講清
在一項工作開始前,你的討價還價能力永遠是最高的。當你向其他人提供一些東西、服務時,記得先問清楚報酬。巴菲特這項經驗來自小時候,有次祖父找他和一個朋友去清理被風雪掩蓋的家族雜貨店,他們兩人花了5小時鏟雪、直到手也凍僵後,卻只獲得合共90美仙,從此巴菲特就記得在工作前要先講好價錢
5.留意小開支
巴菲特最愛投資那些對最瑣碎開支也很在意的公司。他曾投資過一間公司,該公司老闆竟試過拆散一卷聲稱有500格的廁紙,檢查是否足數(最後發現果然不夠500張)。他也很欣賞一名朋友,因為他只把辦公室面向馬路一邊的外牆髹油漆。對所有支出保持警惕,可令利潤及回報更多
6.限制借貸額
巴菲特從沒試過借錢投資,甚至連做按揭借錢買樓也未試過。以信用卡和借貸度日,絕對不會令你變得富有。股神曾收過很多人來信,他們起初都以為可管理好借貸,最後卻被債務逼得喘不過氣。他的建議是:盡量跟貸款者討價還價,爭取以你能力所及的方式還款。若你沒負債務時,儲些錢來投資
7.堅持與變通
不屈不撓以及足智多謀的小戶,也絕對有機會戰勝那些具規模的對手
8.要懂得止蝕
巴菲特少年時曾試過賭馬。他賭了一場賽事,輸錢了,由於想把輸掉的再賺回來,他把賭注押在另一場比賽上,結果又輸。那次他輸掉了整周的收入。但他自此再沒重犯這錯誤。記緊要懂得止蝕,不要被焦慮感所騙而冒險再試。
9.要評估風險
1995年,巴菲特兒子豪伊任職的公司被聯調局指控聯手抬價,巴菲特之後叫兒子評估一下在該公司繼續工作,可能發生的最好及最壞狀?。他的兒子立刻意識到,留在公司的風險,遠遠大於得?,翌日就交上辭職信。當你猶豫未決時,問自己「之後又如何?」,能幫你看清所有可能性,引領你作出最聰明選擇。
10.有錢 成功
儘管坐擁巨富,巴菲特卻不以金錢來衡量成功。他在06年就將畢生大部分積蓄捐了給蓋茨成立的慈善基金。他也不要以自己的名字,為任何建築物命名。「當你來到我的年紀,你就會以你想有多少人愛你,以及實際上有多少人愛你,來衡量你人生是否成功。這是判斷你過了怎麼樣人生的終極指標。」
...
Read more.







訂閱:
文章 (Atom)